今年中秋佳節月餅銷售表現不如預期 業界憂心業務復甦緩慢

中秋佳節是華人社會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,而月餅的銷售情況則與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。今年,受多重因素影響,香港的月餅零售市場面臨困難,業界專家具體指出,商務客戶的訂單通常來得較晚,導致整體銷量低於預期。

根據多家月餅品牌負責人對《星島》的訪問報導,傳統食品店「大師姐」的創辦人麥麗敏表示,今年的零售市場銷售量比去年明顯下滑,主要依賴商務客戶的訂單。然而,許多商務客選擇更晚才下單,這使得整體的銷售活力受到限制。她提到,今年的「早鳥」優惠期間,月餅銷量較去年下跌了2.5%。此外,過去常見的內地旅客來港大量購買月餅的熱潮,今年則幾乎消失,令相關商店感到難以維繫營業。

另一家月餅品牌「大班麵包西餅」的市場經理張寶雲坦言,今年的零售市場不如預期,儘管近期的銷售回暖,但預計最終的銷售額仍可能僅能維持去年水平。她指出,比起以往,商務客的訂購時間明顯延遲,許多訂單直到九月初才湧入,這比過去的八月初要晚。

在產品方面,月餅的口味多樣化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,「大班麵包西餅」推出的榴槤月餅和官燕月餅仍受到市場喜愛。儘管面臨戰爭等外部因素原材料價格上升的挑戰,該公司已選擇不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。

同樣,「奇華餅家」也報告了月餅價格上漲的情形,平均上漲約4%,主要因為包裝材料和員工工資成本上升。此外,該品牌今年繼續推出組合優惠折扣,期望銷情與去年持平,並提前觀察到銷售高峰期依然是在中秋前的2至3週。

在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轉變下,網購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。香港網上購物平台「HKTVmall」報告,儘管提供多達100個品牌的月餅,各品牌的銷量在提前發售期間略微下滑。顧客平均每次購買2盒月餅,消費額稍有上升,但整體銷售量在中秋前夕仍呈現低迷趨勢。

同時,香港市民的消費觀念似乎正在變化,不少人喜歡北上購買內地月餅。一位名為袁太的市民分享了她的經驗,表示內地月餅在性價比上更具優勢,口味吸引,與本港傳統品牌相比似乎更能滿足她的味蕾。儘管她仍會為朋友選擇購買香港品牌的月餅,但也不斷探索內地市場。

相對於之前年輕人傾向北上的潮流,今年經濟環境並未完全轉變,市民蕭小姐表示,由於家庭注重健康,她僅選擇購買一盒月餅以符合節慶的氛圍。整體而言,業界對於未來的銷售情況感到憂心,並且持續密切關注消費者的月餅買家行為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。

今年中秋佳節月餅銷售表現不如預期 業界憂心業務復甦緩慢

最新文章

相關資訊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