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
在開學的短短半個月內,社會對學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再度升溫,因為已經發生了三宗悲劇性的學童自殺個案。其中,上周四(19日)在將軍澳一所中學,年僅14歲的女學生因情緒激動,在校內試圖以利器自殘,這一事件讓人心痛,暴露了現行學校系統在心理健康防護方面的缺陷。

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的委員葉兆輝在近期的電視節目《講清講楚》中指出,現行的「三層應急機制」存在聯繫割裂的問題。許多專家及家長都呼籲,這三個層次之間需保持一致性,避免讓學生感到彷彿被拋棄,成為毫無依據的「人球」。

葉兆輝強調,若學生已顯現出精神健康問題,卻需要等上1至2年才能獲得醫療診斷,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。他指出,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普遍反映希望能有專業醫療人員進入校園,提供適當的心理輔導,讓學生能感到更加安全和安心。

自疫情 outbreak 以來,青少年自殺案例在不斷上升,特別是年輕化的趨勢愈加明顯,許多學生在疫情的封閉環境中,失去了正常的人際互動和社交經驗。葉兆輝指出,這些正在成長的學生如果在疫情期間缺乏足夠的心理支撐,進入初中後面對人際關係的挑戰自然會更加艱難。

他形象地比喻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狀況為「地板水浸卻無人閂水喉」,即是在忙於治療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,而忽視了整體防護工作的重要性。他提到,目前有2%的學生面臨心理困難,卻因為缺少相應的防範措施,讓剩餘的98%依然處在風險之中,導致學校始終處於“追落後”的狀態。

葉兆輝非常重視結構性問題的解決,包括教師的工作負擔過重、課程安排過多以及家庭支援不足等,特別是他指出現在有約一半的心理健康問題來源於單親家庭。這些因素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。

在他看來,學校需要深入反思,創造一個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與關愛的環境,讓上學變得愉快而非壓力的來源。他提到,許多學生對於學校的抵觸情緒,往往源於其學習的負面經驗,包括這些學生與老師、同學之間的關係緊張等問題。

至於找到有自殺傾向的學生,葉兆輝表示這是一個極具挑戰的任務,以每10萬名學生中僅有6人有自殺傾向的數據來看,這樣的篩選讓人不禁感到沉重。他強調,雖然當前的情況相比兩年前已有改善,但仍需建立更持久、更穩定的支持系統,提升學生的關懷與照顧,才能切實降低自殺風險,為未來的學童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。
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學童心理健康危機:專家呼籲全面改革應急機制以保障學生

最新文章

相關資訊

滚动至顶部